查看: 3960|回复: 8

[交流] 左手易经 右手内经 绪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13 01:4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程奉献忠

易道源出上古,《易传·系辞》所谓“古者包牺(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察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远取诸物近取诸身。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后世尊《易经》为群经之首,以其阐天地大道,究天人之极也。
《易》最早最系统地提出了“天、地、人”三才之道。此说深入华夏民族之心,贯穿于百姓的人伦日用之中,培育了华夏民族崇敬天地、与自然和谐的精神。
《易》通过对三才的阐述,建构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内容及其价值。《周易·系辞下》云:“《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
何谓“三才”之道?《易传·说卦》云“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立位而成章。”
而作为中医典籍的《内经》主张“天(地)人合一”,其具体表现为“天人相应”学说。
《内经》反复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灵枢·刺节真邪》),“人与天地相参也”(《灵枢·岁露》、《灵枢·经水》),“与天地如一”(《素问·脉要精微论》)。甚至言“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素问·宝命全形论》)。其实将人之应于天地并非《内经》的独有,《吕氏春秋》云:“天地万物,一人之身也,此之谓大同。”《淮南子》云:“天地宇宙,一人之身也。”《素问·天元纪大论》云:“天地之大纪,人身之通应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更云:“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化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即认为“天地”与 “人”有着统一的内在属性。
言及“天人合一”,今人受西方哲学影响,将其视为古人的推论理想。实际上,“天人合一”是宇宙的本然,也是古圣行持所达到的大道境界,本非纯粹理想而无法实现的乌托邦,“天人相应”只是必然的结果,而“取类比象”则是古圣向后人昭示大道的一种方便认识途径,但是后世显然出现了理解的颠倒——也就是说颠倒了因果!以为古人通过取类比象而臆想“天人相应”!

从通常的哲学角度分析,《易》讲天、地、人“三才”,首先将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天地区分开来。天地作为客体,是主体人认识和探究的对象,所谓“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究天人之际”。
但与西方哲学不同的是,东方的“主客二分”是古圣教导世人认识、理解大道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与归宿。在“主客二分”的基础之上,追求与达到“主客合一”。如《孟子》所讲的“尽心、知性、知天”,《中庸》发挥云“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俞琰在《周易参同契发挥》中说:“古之修丹者,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中以稽于人心;于是虚吾心,运吾神,回天关,转地轴,上应河汉之昭回,下应海潮之升降,天地虽大,造化虽妙,而其日月星辰之著明,五行八卦之环列,皆为吾摄入一身之中,或为吾之鼎器,或为吾之药物,或为吾之火候。反身而观,三才皆备于我,盖未尝外吾身而求之他也。”

然而,古人的这些东西能否为今人所认同,或它是否经得起现代科学的推敲与检验呢?
当然是可以的!但是问题是这样的:
通常说东方的科学(易医)整体而系统,但实际上流传至今的现实却是过于“笼统”,随意性太大,致使零乱不堪;而言西方的科学还原分析而“科学”合理,但实际上的现实却是“机械刻板”,许多东西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无法探究宇宙本身的神奇与奥妙。只有两兼其长,才有可能破解其中的奥秘!

那么,东西方文化与中西医有没有汇通的基础或结合点呢?当然是有的。孔子在《易传》中曾经有一句名言谓:“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古人在没有西方文化的对照下只解释为“道器”论是情有可原的,而现代人依然囫囵吞枣却是一大失误!
其实夫子此言应当是“道、形、器”论,所谓“形”,就是“象”,它是道和器的共同基点。只不过“道”是向上(回归整体)推究“为什么?”,所以形成整体的理(原理)与气(关系)——这就是东方的易学与中医;而“器”是向下(进一步分析还原)推究“是什么?”,于是形成进一步的独立“质”观——这就形成了西方的科学与西医!因此我们可以称东方的思维为“类象(取类比象)思维”,以对应于西方思维的“抽象思维”——当然这是相对的,尤其是东方,同样也具备“抽象思维”!因为“类”者,比类也,为横向的、未分离地与整体中相类者进行比较,并向共同之源(含纵向)溯源探讨;而“抽”者,为从整体中抽离出来,单独地进行纵向分析,但是最终(近代科学)也会将各个个体之间进行横向的“对比”,并进一步向上努力还原而形成所谓的“系统性”——当然,由于最初割裂了整体的“生命”,所以它的“系统性”依然是“机械的”,而非“有机的”和“生机勃勃的”!
如此,我们可以抓住“形”或“象”作为基点来会通中西文化和中西医——它们大分“天、地、人”三才系列,分别就是天文(包括地理)、生物分类和人体生理解剖。

举例而言,古人(《内经》等)所说的“荧惑”、“太白”、“岁星”、“镇星”、“辰星”难道不是现代科学所讲的火星、金星、木星、土星和水星吗?当然是——从“象”上。但是实际内涵的认识却“大相径庭”! 同样,人体的结构,从“象”(生理解剖)上面而言,中西医也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单从象而言,生理(因为象有显微之别,故必借助于生理)解剖学之“形脏”同样适合于中医,只不过对这些“象”的实质内涵的认识,中西医却“大相径庭”!
可是我们的中医人士由于受局限于所知与识,硬将科学的“象学”——“解剖学”拒之门外,不知此不单纯属于西医,也同样属于中医。
《素问•举痛论》云:“余闻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验于己。如此,则道不惑而要数极,所谓明也。今余问于夫子,令言而可知,视而可见,扪而可得,令验于己而发蒙解惑。”
所以《内经》的知识,“言而可知,视而可见,扪而可得”,可以通过最直接的方式观察到。“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而现代科学对人体的观察、测量已经细致入微,远远超出“视而可见,扪而可得”的境界,所以我们可以借助现代医学的观测结果作为研究《内经》的重要依据,因为今天我们所观察到的身体结构,也正是远古人所观察到的,而且还远远超出远古人观察的范围。而天象也同样如此。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藏府,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攸名,谿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
《灵枢•经水》一段话更加证明了远古很重视对人体“度量切循”的观察与对尸体解剖度量:“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剖而视之,其藏之坚脆,府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皆有大数。”
《灵枢·肠胃》与《平人绝谷》两篇的细致描述,可以让我们看到远古人准确地把握着人体的解剖结构。
再如人体胚胎的的生长发育,后世医家如明代医家虞抟谓:“人之生也,先生两肾,号曰命门”,后人也一直如此认同,是焉能令人信服?而实际上《灵枢•经脉篇》却云:“人之生也先成精,精成则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与现代医学之胚胎发生相吻合,奈何后人乃至今日仍无重视,是岂崇经或“科学”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3 01: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出在哪儿呢?问题出在他们无法“消化”现代科学的“天文”之“象”和 “解剖”的“象”。如若问中医既然言“五藏”与“五星”相应,五星又主导“五运六气”,那么,太阳系还有更加明显的日、月以及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等,中医如何不提?人体如何对应?可以肯定几乎没有人能够思考和回答!如此等等很多问题,都悬而不解,因此想中西会通只能是“痴人说梦”!

笔者有鉴于此,乃苦心孤诣,拟诸斯文,乃援引现代科学诸多内容与传统文化以证明古人天人相应说的真实不虚!其中最重要的方法是取类比象。
中西医都是在东西方不同文化土壤里产生的特殊技艺,他们所反映的是不同文化的不同的思维方式,由此产生不同的认识观、世界观、价值观。而中医,不仅是“硕果仅存”,而且内涵丰富,与《易经》一样,理贯天地人!
   然而, 对于以为世解惑、阐明真理、维护正统、标榜理性为己任的科学家而言,此文的内容可能有些过于离奇,不过,我是依据传统的医易与现代科学与西医进行尝试性综合,并且不是闪烁其词,不是镜花水月,而最终的验证落在实实在在的科学的范畴内。

   况且, 问题要这样看待:首先,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中医本身而言,这完全是一脉相承的思想,就象历史上被我们现代人确定为“唯物主义代表”的东汉王充也不例外,他一边是否定“鬼神”之说,另一方面又大谈以“气化论”为基础的星象学——这依然与鬼神无关!因此只是神秘而己,并非“迷信”。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人类所有的经历与感受之中,神秘感最为美妙,它是一切艺术创作和科学发明的真正源泉!”就象中医中的“藏府经络气化”理论,学人不妨细思,若非中国留有一套较为完整的中医藏府经络理论,并且为临床实践佐证,又为现代科学认同(承认客观性,却至今不知实质),那么人们肯定认为现代医学对人体的认识很完整,很彻底,别无其他什么奥秘机制(所以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经络被打入“牛鬼蛇神”),因此对于天体星象而言,情况同样如此,我们目前的认识依然如同西医认识人体一样,为机械、刻板的纯物质层面(即天体)的认识,而在中国古代同样依然是谈系统、整体而有机的“星象”之“气化论”!因此,天体之间可能存在着类似的为目前科学家尚未把握的、如同中国古人所讲的、与人体相同的系统、有机、整体的“气化”联系,以及对人体有特殊的对应影响呢!

更何况科学的精神并不排除“假说”(相反,创造性的“假说”是科学发展进步的必需),即使这个“假说”可能让他们难以容忍、无法接受——就象当初的量子理论对经典物理的冲击一样!并且科学本身也会有许多的错误,甚至很荒唐、低级的错误,至今仍然没有被科学界和大众所认识,原因主要是因为科技产品(而非科学本身)带来的物质上的“无限享受”湮灭了大众(也包括科学家自身)的慧眼,这一点我会在后面章节讨论。
我们还是通过类比来说明。关于人体的奥秘,16世纪以前的欧洲流行一种说法,即人是由三种身构成的,即肉体、星辰体和精神发光体,其实这种思想在很多民族中都有类似的说法,中国格外如此,不过表述得不那么明显,所以多数人感觉陌生。佛教密宗中即说,人有三身,即粗重身、细微身、极微身。当然,自从文艺复兴、科学昌明以来,这种观点恐怕已经斥为荒诞无稽之谈,扔到历史的垃圾堆去了。这里我暂不论可否,而通过同样复杂而相似的社会进行比较。

关于社会的几个层次,其实大家并不陌生,但实际上又十分模糊!我们经常讨论一件事情是否可行或正确时,总是说要合法、合情、合理。道理其实就这么简单!我们的社会就是有三个层次的社会!一是以国家机器为表现的,以法制为基础的政治“等级社会”;二是以家庭(和学校等)为表现,即以人情为基础的“关系社会”;而第三层次,应当是以宗教礼仪为表现的“道德社会”!当然,事实上的社会不是此三者的线性并列,而是三者相互影响、制约而形成复杂的交织网络。不过,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中,三者所占的比例是不同的。

而人体实际上还没有社会复杂!因为社会的单元毕竟是有意识的人,而人体的单元只是细胞。就拿人体的生理而言,饮食入胃,不仅会对诸多的内环境产生影响,也会受到诸多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如精神状态、体质因素、时间阶段乃至人种因素等;即使不考虑外因,又在相对正常的内环境下,饮食入胃的实际生理过程绝非仅仅如西医所讲!为什么呢?因为饮食入胃,并非仅仅只有在局部消化、吸收的过程,还会对诸多的内环境产生影响而引起其他脏器的“预警”与反馈,从而影响食物消化、吸收的真实质与量,同样还有肝脏、血液乃至细胞生化的真实质与量。西医所讲的只是理论(实际上还只是西医肉体层次上的)上面的化学反应与物理过程而已,至于反应的质、量与速度等真实情况,他已经无能为力!好比国家推行一项政策,理论上(同样还只是法制层次)上行下效,一级一级的下放,绝无偏差。而事实上呢?不言而喻!情、理、法交织,复杂得很呢!

不过,人体上面依然没有社会那么复杂,多数可能的生理反应与信息渠道西医基本上都注意到了,虽然比较机械,但是还有一项极其重要、也是现在争论不休的信息通道——经络,却被忽略!不过所幸,现代医学已经注意到了,虽然是刚刚起步,那就是细胞外基质!不过还仍然是投影,其中的奥妙多着呢!所有的一切都是古圣先贤亲身体验而得的真实!
然而,我们无法拉着只习惯于做机械的实验室试验的科学家去静坐修炼“(真)实验(证)”,即便有个别科学家去做、去亲历,结果还是被划归神秘学范畴,受到其他科学家的批判!因为就算中医如此四五千年,不仅疗效确切可见,而且理论比较完备,尚且倍受所谓的科学之质疑与指责,更何况仅能“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修炼体验呢?虽然它是最真实的!

因此,笔者不得已,反过来来一个“矛盾”法,将科学的发现与传统的医易相类比,来一个“科学中医化”!由此从医易的角度推导出诸多看似是机械对应类比的“科学的猜想”——勿宁说是推论!当然严格而论是“东方化”,它不是对传统科学的否定和扬弃,而是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因为不同的层次适用的法则不同。就象微观世界只适量子力学,而已经不再适合经典的牛顿力学一样,但并不是说牛顿力学是错误的,而只是将它安置于适合的适用范围,更无论将它以点代面或无限放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3 01:54: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举一个例子来说吧,关于月亮的来源,科学界有三种观点,即俘获说(地球的妻子)、同源说(地球的姐妹)、分裂说(地球的女儿);另外,学术界还有一个更加奇特的猜想:月亮是外星人的太空航宇——最重要的理由之一是月亮的中空(这一点勿用质疑)无法用以上诸说解释!另一方面,由于天文学上物理双星和聚星(3~10多颗恒星组成的恒星系统)占恒星总数的一半多。太阳作为一颗较典型的恒星,科学家也一直在寻找它的伴星,目前并无所获。那么,从中医与易学角度又作何说呢?观点出人意外!实际上从中国文化而言,日月并提,并称“日月为阴阳之大端”,因此太阳的伴侣就是月亮,并且月亮就是一颗“恒星”!只不过月亮经历多次蜕变,已经“面目全非”而已!而最后一次重大的蜕变是“原地球”(更加奇特,为一颗残存的“类星体”!)擦边碰撞月亮后来才有的一颗残伴星(也是极度衰变的“类星体”空壳)而导致伴星碎裂轰击月亮一面(以后即为月球正面以及分散12 处的质量瘤),致使月亮高速自旋,表面熔化(受击的正面明显,另外一面稍受波及),抛出一部分而被“原地球”(比较小)吸附而成为最初的地球(以后会一直膨胀)!也就是说,正好与科学的推测相反,地球(指地核以外的部分)来源于古月亮,是月亮的“儿子”!这一点我还是举例类比说明吧:古时候,最初男女夫妇相伴,而一旦生下宝贝儿子以后,母亲围着儿子转,但仍然以父亲为家庭的物质与精神中心。随着儿子的成长,个头会比生他的妈妈高大也极其平常。那么,会有人以个头大小论母子的先后来源吗?其实,关于日月与地球的来源,中国古时候的神话早已暗示,这就是《封神演义》等神话中的李静(也称为天王,即托塔天王)——日、殷夫人——月,以及特殊的儿子哪吒——地核,借殷夫人肉身成胎而矣!实际上,上古的神话与传说,蕴藏着很多奥妙呢! 不仅如此,我还要依据医易理论推导出太阳、月亮和地球的内部结构,从而破解天文、地理学许多未解之谜,如宇宙强伽瑪(γ)暴源、黑洞、中子星、类星体以及中微子振荡、南极暖水湖之谜等 。

再如,中医的阴阳五行,似乎很抽象;而古代天文学上面的北斗四象二十八星宿似乎很神秘或毫无道理。古人为什么将赤道附近的星宿分四七二十八宿呢?并且在也是七宿的“北斗”的主持下构成“五行”?尤其“天人相应”学说更加象神话。这些多被自诩为很科学的所谓“专家”、“学者”和“教授”等所诘难与诟责,不知道他们大谬矣!我们不妨在此略微讨论一点。

对于生命的产生与进化,科学的认识还停留在原始阶段。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言:“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其实所有的生物皆是如此,只不过只有人得天地之“全气”而已。科学只认识到生命产生于地球,言地球是“生命的摇篮”,是“万物之母”,是犹婴儿之“知母不知父”也!不知天象之作用于地球,才产生生命的基因,引导生命的进化和发展。所以科学对生物的分类也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分类只有相似的科学性,一部分比较接近真实,而许多分类混乱。另一方面,对于生物为何有此类型,更加是茫然,以为是纯粹偶然,不知道其中除有“理”外,还有“理中之数”!
如对“爬行纲”的分类最接近合理,现代生物学将爬行纲动物分为2型、3亚纲、6目,即无窝型,龟鳖亚纲龟鳖目;双窝型:古蜥亚纲鳄形目;鳞蜥亚纲原蜥总目喙头目;有鳞总目蚓蜥目、蜥蜴目和蛇目。
按照东方医易学的“天人相应”分析,爬行纲生在陆地,又部分可入水,是阴中之阳,为“木”,故应“东方苍龙七宿”,与人体的对应就是“桥脑—胸腺”系统——中医的“阴维脉”。“七”之数者,阴阳五行也。因此爬行纲实际上依据有、无窝分两型。而无窝型者,阴阳也,其中鳖目者为阳,以“鳖”名者,别也,出也,喜动;而龟目者阴也,以“龟”名者,归也,入也,喜静。在中医中“鳖甲”的功效“破症除瘕”为阳,而“龟板”的功效是“滋阴潜阳”为阴,亦理之必也。有窝型者,五行也。即:
                阳  鳖目 (“别”也,外出为“阳”)
      无窝亚纲
爬             阴  龟目 (“归”也,内归为“阴”)
行  
纲             火  蜥蜴目(色艳而善变,如火)
               木  蚓蜥目(类蜥蜴而寡足)
     双窝亚纲  土  蛇目  (无足而行四方)
               金  原蜥目(喙头目)
               水  古蜥目(鳄形目)
再如“两栖纲”,具肺而起于水中,在水中用腮,成体用肺呼吸能营陆地生活,故此为阳中之阴,为“金”,应白虎七宿。实际上应当是依据有尾、无尾而分两型,分别对应阴阳和五行。阴阳者,无尾之蛙(蛤蟆)目和蟾蜍目。蛤(蛙)蟆,古音kama,就是“跨马”,喻其善于跳跃也,为阳;而蟾蜍者,取音义“彳亍”也,喻行动缓慢,为阴也。
分析比较不科学而混乱的如“鸟纲”,明明当以翅膀而引起的差别来分类,却以根本无关的颌骨来分类。其中退翅型者为阴阳,阳为陆地(多沙漠)生的“鸵鸟目”,阴为水生的“企鹅目”。余如“鱼纲”之依据软、硬骨而分阴阳和五行,“哺乳纲”之依据有蹄无蹄而分阴阳和五行,如此等等。
当然生物的分类有“天、地、人”三大系列,上面所讲的仅仅是应“恒星”的“天”系列的一部分,仅仅依靠西方机械的科学观,是无法破解其中的奥妙的。因此,科学的大厦还没有真正建立,没有东方的易学为主梁,所谓的科学只是一些分类比较有规律的高级建材而已,科学大厦尚未建立!!

不过大家也可以看出,传统对生物的分类也显的太粗糙而笼统,无法诠释复杂的生命相。传统对生物的分类为“蠃(倮)、羽、毛、介、鳞、”五虫,分别对应“土、火、木、金、水”五行。同样,在中医理论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包括别传、散佚、错误与讹传。
比如错误最彻底的如上面我所讲的“五行” 之“土、火、木、金、水”(首见《尚书·洪范》)之星象对应,实际上对应北斗(中宫)与四象(青龙、朱雀、白虎、玄武),《素问》所引的古籍《太始天元册》中“五运经天”就是很好的证明,不过后人被其中的错讹(应当为王冰错改)所误导。而与六星(不只五星:火——荧惑、木——岁星、土——镇星、金———太白、水——辰星,还应当加第六星——天王星,正文会有论述)相应的是“六行”——依据古例当称为“六府”,它的证明在《春秋左传·文公七年》中:“《夏书》(就是《尚书·大禹谟》)曰:‘六府三事,谓之九功。水、火、金、木、土、谷,谓之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就是说应六星的是“六府”: 水、火、金、木、土、谷!
如此所谓的十天干、十二地支就是“五行、六府”的阴阳自倍,后世几乎全部混淆、错用!

而中医中同样存在很大的问题,如上面我所讲的“东方苍龙七宿”,与人体的对应就是“桥脑—胸腺”系统——中医的“阴维脉”,就是说真正应五行的五藏是“五脑”, 这也是千古未明、错会,需要引证道家和丹道医派,才能够真正理解古圣先贤之心髓。
因此我们必须综合现代科学和传统的医易与“天人相应”理论,才能够破解自然的真实奥秘,同时也真正对流传至今的中医理论和传统文化进行“发覆”,回复其本来面目。
当然,正如上面所讲,我的推论不是闪烁其词,不是镜花水月——既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的,最终的验证仍然落在实实在在的科学的范围内。因此最终还是让科学家自己说话、下结论吧!

所有的结果最终向我们呈现:完整的、东方式的宇宙大统一模式竟然为完整的天坛(圜丘)、地坛(方泽丘)与金字塔(明堂),包含无极、太极、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八卦、九宫,也即《尚书》所谓的“天球、河图”与洛书!它能够普适于几乎所有的自然科学与现象。
由此而触类旁通,引发金字塔及与其模式有关的人种、文明、历史、文化等诸多问题。

总体而言,人们不能被先入为主的观念束缚,尤其是现在科学和学术分科极其琐碎、庞杂的时代,更甚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当时的先哲庄子目睹这种状况,曾经发出慨叹云:
“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犹百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虽然,不该不遍,一曲之士也。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备于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返,比不合矣!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 《庄子·.天下》)
现在科学界也在呼唤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其实很多的新思想、新思维与新发现来源于学科交叉,同时也导致了众多的边缘科学,所以我希望人们能够以宏博的胸襟、广阔的视野来面对,做“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大鹏,而慎勿自以蜩与学鸠为美!

因此,在科学开明、思想开放、百花争鸣的新时代,所以我希望最先等待来的是思想的讨论与科学的检验!因为笔者所讨论和要例证的是关乎中华文化最精髓的哲学思想与人文精神的基石!当然,限于个人的学识和修养,文章中肯定存在着不少的牵强和错误之处,希望大家、学者与科学家批评、指正。我在此只作抛砖之思,切望心怀天下的仁人志士共同努力,衷中参西,重拾民族自信、自尊,复兴传统的优秀文化!

所有的内容都是综合现代科学和传统的医易与“天人相应”理论而推导出来的,其统一模式就是包含无极、太极、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八卦、九宫——也即“天球、河图”与洛书的系统而完整的东方式宇宙大统一模式!由于拙作的内容多科穿插,互相映证,线索隐藏其中,所以看起来比较不太直观。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和专家的质问和验证,兹将全文的精华和独特的科学观先罗列于文章前,以资查阅与理解。
1、中医理论的重整与发覆:别出“心”裁(父心、母心、子心和肉心、真心),心主与膻中,九藏九府、三丹田与三脑(颅脑、心微脑和肠脑)、奇经藏府与神经内分泌等等,内容较多。
2、日、月、地各有特殊内核仁——类星体的不同残存(相应的生物类别也是很好的证明),由此可以诠释许多难解之谜,如太阳系的形成与发展,月亮的特殊来源,水星的怪异运动,南极暖水湖之谜等。
3、白洞、黑洞、中子星和类星体结构之谜,以及元素的产生与结构——先天的易学生成模式(即河图洛书式元素生成表)和后天的科学构成模式(即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
4、中子的结构与“中微子振荡”之谜,原子核的真实构造与核力实质,基本力只有“万有引力”(质荷力)和“库仑力”(电荷力)。光非“电磁波”(不存在电磁波)——LC振荡电路的本质,托马斯-杨双缝干涉实验的本质;量子物理学的奥秘,物质波的内涵;矛盾说误导出反物质世界;质能互换定律和普朗克常数需要修正;原子核的真实状态等。
5、六经本质与《伤寒杂病论》的结构;伤寒与“温病”的辨析。
6、生物的产生与进化和“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之谜,恐龙的真实面目。
7、生物分类的真实面貌——天、地、人三三系列;特殊生物——龙、蛟和麒麟、人鱼等之谜。
8、气功与经络之谜;经络、三羧酸循环与自由基链式反应,脐下肾间动气与整体“呼吸链”以及气功与湍流之谜;酶的微波催化之谜等。
9、综合儒释道的性、德、情、欲论,人面即是“天坛、明堂和地坛”之象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2-10-13 02:40:50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2-10-17 04:54: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书 我2011年 一出来我就有了。没有时间去学习。作者是程献忠 不是什么程奉献忠 别搞错了 要修改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2-10-17 04:5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中有一部分内容我看了,感觉和道家风水学的一些复杂的计算原理相通。可以多做些具体内容的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2-10-17 04:5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参加过 石狮举办的 道易医研讨班的 如果去过我住的地方 大厅里那个奇怪的塔 就是根据道家风水学的原理 通过一系列的数字运算 得到的一个结构模式图 然后根据模式图 定的尺寸 形状和配置的金属 灯光设计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2-10-17 05: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些数据运算 也是星象数据运算过程。有机会我再谈的深刻直白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7 06:3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作者姓程,名奉,字献忠 我本想写全一点以示尊敬{:soso_e1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手机版|上古天真网

GMT+8, 2024-4-20 02:14 , Processed in 0.06570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