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423|回复: 5

[交流] 地理环境和各国历史的差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19 00: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帖自 老潘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955955633

人类社会有共同的发展规律,这已经为历史唯物主义所证明。各国历史又都有自己的特殊性,相互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这也为人们所承认。但是,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至今仍没有令人满意的说明。例如,为人们所关注的中国作为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封建社会遥遥领先,为什么到了近几百年却变成了落后国家;同为文明发源地的西亚两河流域、埃及、印度为什么也与中国一样,在近代向工业社会前进的道路上落了伍;西欧是在世界文明出现几千年以后,才在文明地区的影响下迈入文明社会的门槛,为什么到了近代却成了资本主义的发源地,一跃而成为先进的工业国家。为了弄清这些问题,史学界出现了比较史学,我国史学界尤其注意中国和西欧封建社会的对比研究,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见解。为此,本文就地理环境在造成各国历差异中所起的作用谈一点粗浅的意见和大家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9 00: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从“地理环境决定论”到“地理环境无用论”。

“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地理环境的变化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决定人类的社会制度。它夸大地理坏境的作用,否定人类社会自身的规律性,其错误是显而易见的。斯大林对它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他指出“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比地理环境的变化和发展快得不可比拟"。“欧洲在三千年内已经

更换过三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原始公社制度、奴隶占有制度、封建制度;而在东部,即在苏联,甚至更换了四种社会制度。可是在同一时期内,欧洲的地理条件不是完全没有变化,便是变化极小,连地理学也不会提到它。这是很明显的。地理环境稍微重大一些的变化都需要几百万年,而人类的社会制度的变化,甚至极其重大的变化,只需要几百年或一、二千年也就够了。”毛泽东在《矛盾论》中也重述了斯大林这个观点。这个观点显然是正确的。人类社会依赖一定的地理环境而存在,是自然高度发展的产物,但它又不同于自然,它有自己的独立性,有自己独立的发展规律。它的发展变化不依赖于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这已为人类历史发展的事实证明。但是,自此以后,人们开始把地理环境的作用视为禁区。不管研究什么问题,都不敢正视地理环境的作用,唯恐沾上了“地理环境决定论”。即使提到了,也是轻轻地一笔带过。这种情况在历史研究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特别是比较史学不比较地理环境,使许多重要问题的研究陷入困境。  “地理环境决定论”事实上变成了“地理环境无用论”。


      “地理环境无用论”者把各国历史的差异仅仅归结为生产关系的差异,仅仅满足于对生产关系的一般描述。至于各国性质相同的生产关系为什么存在差异,他们认为是生产关系自身造成的。有人引用毛泽东关于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的论点来证明,也有人引用马克思的商业“对旧生产方式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起着解体作用,这首先取决于这些生产方式的坚固性和内部结构”作为依据。在这里,生产方式往往又被当作生产关系的同义语。这样,生产关系自己决定自己的论点似乎也说成了马克思的观点,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结论。从这里出发,有人在说明资本主义为什么首先在西欧发展起来时,认为主要是因为西欧的生产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以及政治制度适合资本主义成长。在说明中国封建社会为什么长期延续时,除了举出土地所有制和剥削残酷以外,所举出的理由全是上层建筑范围内的。如封建统治力量的强大,“抑未”政策,“锁国”政策,思想禁固等等。这样,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成了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有人把控制论运用于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研究,提出了一个“超稳定系统论”。应该说这个系统只包括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而没有研究生产力的各种要求,结论仍然跳不出原来的老框子。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我们不能忽视,但也决不能夸大这种反作用,不能把这种反作用强调到近乎决定作用的地位。我国前些年犯“穷过渡”的错误,以为只要不断地变革生产关系,就会自然地带动生产力迅速发展,不能说与这种理论没有关系。实际上,它已经背离了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或外部条件,形式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在没有生产存在的地方,就不会有生产关系存在。所以,生产关系不能自己决定自己,更不能决定社会的发展和用以说明各国历史的差异。社会制度变化发展的动力不在于它本身,而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各国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差异是由各国生产力的水平和结构的差异决定的。而生产力水平和结构的差异则受生产的各种要素的制约。所以,我们研究各国历史的差异性,应主要研究各国历史上的生产力要素、生产力水平、分工状况及其发展变化的环境条件。人类的历史首先是生产的历史,是生产力不断进步的历史。离开对生产和各种生产条件的考察,历史研究就失去了基础。此外,生产力不仅通过生产关系决定着上层建筑,而且还直接制约着上层建筑的某些特点。关于生产力的水平不同如何使国家暴力的强弱不同,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已说的很明白了。关于在生产关系的性质相同、生产工具的性能相近的情况下,劳动生产率的不同,从而剩余劳动量的不同如何使上层建筑出现重大差别还不为人们所注意。例如,同样是封建社会,同样使用铁制工具进行手工农业劳动,在不同国家的不同自然条件下会产生不同的劳动生产率,产生不同量的剩余劳动。剩余劳动是国家机器存在的物质基础。如果没有相应数量的剩余劳动,就不可能养活庞大的国家机器,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也就建立不起来。而有没有这种专制制度,使不同国家的封建社会呈现很不相同的面貌。


    “地理环境无用论”是怎样造成的呢?我认为主要原因是思想禁锢和教条主义作怪。人们一提到地理环境与社会的关系时,总是要引用前边斯大林那段话,似乎那段话概括了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全部关系。其实,斯大林是针对特定的问题说这段话的。斯大林和毛泽东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领袖,他们的历史任务决定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如何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如何扫除革命的障碍上。他们对“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批判,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的。他们要说明的是人类社会有自己独立的规律,社会的变化和革命的胜利不依赖于地理环境的变化,从而消除资产阶级的“地理环境决定论”在群众思想上造成的消极影响。对地理环境在造成各国历史差异中的作用问题他们没有论及,他们的观点当然也不得而知。仅仅根据上边摘引的那段话无论如何得不出“地理环境无用论”的结论。在这里,他们是把地理环境作为既定前提看待的。没有地球,就没有人类,当然也谈不上人类社会的规律,这并不难理解。实际上,我们研究任何问题都不可能也不必要列出它的全部条件。毛泽东那个著名的鸡蛋和小鸡的例子就省略了许多条件,他只说了要得到小鸡必须有鸡蛋和温度。根据现代科学我们知道,鸡蛋要在一定的温度下变成小鸡至少还需要有空气、温度、重力、气压、地磁等条件,缺少了这些条件中的一个或几个,鸡蛋有了一定温度也变不成小鸡。如果我们研究的是在地球以外的某个地方能否得到小鸡,这些条件就必须都考虑进去,还可能要考虑更多的条件。只是因为我们是在地球上研究,这些条件都是既定的,不会产生争议,才略而不谈。更进一步说,如果已经有了足够的鸡蛋,鸡蛋与空气、温度、重力、气压、地磁等等就都变成了既定条件。在这种情况下,能否得到小鸡,温度就成了唯一的决定条件。这里说明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不管研究任何事物,都必须首先确定是在什么条件下研究的,哪些条件是既定的可以略去的,哪些条件是必须加以研究的。这样才使我们有一个确定的出发点,有一个列举条件的确定标准。否则,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泥坑。现在我们研究的是各国历史出现差异的原因,与历史的共同规律不是一个问题,所以应当考虑的条件也不应是一样的。如果仍套用斯大林那段话,那真是把风、马、牛相提并论了。


      一百多年以前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能见到的历史材料比现在少得多,他们所创造的历史唯物主义必须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才有生命力。这个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从个别到一般,又从一般到个别不断往复的过程。我们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研究各国历史的差异性就是一个从一般到个别的过程。对个别的研究越深入、越全面、材料越丰富,从中概括出的结论就越接近真理。因此,我们决不能拘泥于旧的结论,必须研究不断丰富的新材料,从中引出新的结论去丰富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现在,自然科学迅速发展,引起社会各方面发生巨大变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出现了相互渗透的趋势,我们应该利用这种成果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做出贡献,而不应该再墨守成规,引经据典,搞经院式的研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9 00:24:3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马克思、恩格斯如何看待地理环境

     在我国,“地理环境无用论”之所以能够牢固地统治着人们的思想,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以马克思主义的“正统”和“定论”的面目出现。为了恢复问题的本来面目,我们不得不回顾一下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如何看待地理环境的。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史学基本上只限于对历史现象的描述,只有马克思和恩格斯才开始了对历史规律的研究,从而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鉴于当时的具体条件,他们主要的历史任务是从纷繁的历史现象中概括出共同的规律。至于各国历史的差异及其形成的原因,不为他们所特别注意,或者说不在他们的视野之内。因此,对地理环境的作用,他们是当作人类社会的既定前提来看待的,没有专门论述地理环境的不同如何造成各国历史的差异问题。尽管这样,在他们的著作中,在他们论述其他问题时,仍然零星地提到了地理环境的作用,从而为我们留下了一些十分宝贵的思想。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自然环境对生产的影响。马克思说:“不同的公社在各自的自然环境中,找到不同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因此,它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产品,也就各不相同。”这是论述不同的自然环境对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产品性质的影响。在谈到自然环境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时说:“撇开社会生产的不同发展程度不说,劳动生产率是同自然条件相联系的。”他还谈到自然环境对剩余劳动的影响:“人的需要的增减取决于人所处的气候的严寒或温暖,所以不同国家的居民必须从事的各种职业的比重是不一样的。”“绝对需要满足的自然需要的数量越少,土壤自然肥力越大,气候越好,维持和再生产生产者所必须的劳动时间就越少。因而,生产者在为自己从事的劳动之外来为别人提供的剩余劳动就可以越多。”“古代埃及能兴建这些宏伟建筑,与其说是由于埃及人口众多,还不如说是由于有很大一部分人口可供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首要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因而,也应该是历史的主要部分。研究历史也首先应该研究生产的历史。自然环境既然制约着人类的生产活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人们的生产活动各不相同,人类社会历史出现差异就不足为奇,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也是显而易见的了。


        第二个方面是对地理环境如何影响历史进程的论述。在谈到资本主义为什么首先在欧洲发展起来时说:“资本的祖国不是草木繁盛的热带,而是温带。不是土壤的绝对肥力,而是它的差异性和它的自然产品的多样性,形成了社会分工的自然基础,并且通过人所处的自然环境的变化,促使他们自己的需要、能力、劳动资料和劳动方式趋于多样化。”在谈到东西两大陆社会发展的区别时恩格斯指出:“东大陆,即所谓旧大陆,差不多有着一切适于驯养的动物和除了一种以外一切适于种植的谷物;而在西大陆,即美洲,在一切适于驯养的哺乳动物中,只有驼羊一种,并且只是在南部某些地方才有;而在一切可种植的谷物中,也只有一种,但是,最好的一种,即玉蜀黍。由于自然条件的这种差异,两个半球上的居民,从此以后,便各自循着自己独特的道路发展,而表示各个阶段的界标在两个半球也就各不相同了。”如果说前面论述自然环境影响生产活动,从而影响历史进程还显得间接的话,这里则是直接的说明。这种说明与“地理环境无用论”直接地对立着。可见,把“地理环境无用论”的观点说成是马克思主义的,确实是一种误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9 00:31: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不同的地理环境对社会历史的影响不同


地理环境是由多种要素组成的,包括气候、土壤、动物植物资源、水资源、矿藏资源以及地理位置等等。这些要素的等级差别及其组合,使地球上的地理环境千差万别,任何两个地方都不可能完全相同。有的地方适合人类居住,有的地方不适合人类居住。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的控制不断增强,人类居住的范围也越来越大。生活在不同地理环境中的人们遇到不同的生产条件,他们只能根据自然所给予的这些条件获取生活资料。没有铁矿而又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不可能进入铁器时代。没有适合驯养的动物就无法发展畜牧业。在气候过于寒冷或过于干旱而又不能灌溉的地方,也就不能发展农业。在古代,农业条件优越的地方,农业就较早地发展起来;在蒙古草原上,只能发展畜牧业;在欧洲中世纪农业和畜牧业同时得到发展。就是在现代生产条件下,各国的生产也与各国的自然条件有密切关系。北欧国家森林资源丰富,林业就发达;草原广阔的澳大利亚就有发达的畜牧业;而农业条件优越的美国,则有发达的农业。有人会说美国的农业发展是以工业发展为条件的。不错,工业发达是现代农业发达的条件,但欧洲有同样发达的工业,农业却根本不能与美国相比。至于国土狭小,资源贫乏的日本,则只能以加工业为主,农业、林业、采矿业受到限制。因此,人类的生产,从而人类整个历史不能不打上地理环境的印记。这就是人类历史的差异性。越是在技术落后、交通不便的古代,地理环境造成的差异就越大。


处在大致相同的生产阶段,使用大致相似的生产工具的人们,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获得的劳动生产率是不相同的。使用铜石生产工具在农业条件优越的古文明发源地能生产出足以产生阶级分化的剩余产品,在西欧则做不到。使用铁制工具进行手工农业劳动,在农业条件优越的地方,创造出灿烂的古代文化。在埃及能够建造规模宏伟的金字塔,在中国更有无与伦比的万里长城。农业时代,这些地方的经济和文化始终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这些地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使大量人口从劳动部门游离出来,组成庞大的剥削阶级人口和庞大的专制主义国家机器以及为它们服务的人口。使这些地方的历史呈现特殊的面貌。西欧在使用铁工具进行手工劳动的农业时代,劳动生产率相对低得多。在资本主义生产出现以前,由于剩余劳动量的限制,靠剩余劳动生产的统治阶段的人口和为他们服务的人口也较少。因此,西欧封建时代的国家机器比较简单,国家的经济职能和政治职能难以分离,只能统治较小的地区,这是西欧中世纪历史的重要特点。


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要获得大致相同的劳动生产率。必须采用不同的劳动工具或不同的劳动方式。西欧达到产生阶级分化的劳动生产率所用的生产工具不是铜器和石器,而是铁器。剩余劳动达到能养得起中央集权的国家机器的水平,不是完全靠原来的手工农业劳动,而是在资本主义初期生产方式帮助下实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帮助了封建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但它是封建专制制度的异己力量,它的产品在质上已不完全同于农业社会。因此,西欧的封建专制制度还没来得及发展完备,就已走完了自己的路程。


不同的自然条件对劳动分工的影响也不相同。在古代,农业条件优越的地方,由于农业能比其他生产部门提供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经过自然选择,农业逐渐变为主要生产部门。农业的发展使土地得到高度开发,荒地和森林资源的绝对量减少,人均量更少,畜牧业及守猎,采集等其他生产部门逐渐萎缩,社会最终形成单一的农业经济。在单位土地上从事农业比畜牧业及守猎等劳动能提供更大量的食物,从而为增大的人口密度提供了客观基础。人口数量增长的原因不管学者们如何表述,客观的事实是,古代最发达的农业区都同时又是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人口的增长又促进了土地更充分的开发,农业的单一性也就越严重。耕地以外的自然资源人均量很少,手工业原料大部分不得不依靠已十分紧缺的耕地生产,出现手工原料生产与粮食生产争土地的现象。“民以食为天,吃饭第一”,所以,人们为了更多地生产食物,不得不把食物以外的消费降低到最低限度。在这种生产和消费结构中,开辟新的生产部门非常困难,严重地阻碍分工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也受到遏制。直到现在,我国十亿人口八亿搞饭吃的状况之所以很难改变,这是重要原因之一。在农业条件相对较差的地方,劳动者除了经营农业,不得不兼营畜牧业,守猎业等。那里食物的获得比较困难,人口密度小,耕地以外自然资源人均量较大。生产的多样性会促进分工的发展,为提高生产技术,开辟新的生产部门,向工业社会过渡,向新的生产方式过渡开辟了广阔的道路。这正是在农业时代落后的西欧成为资本主义故乡的基本条件之一。


单纯地理位置的不同也会给各国历史带来差异。海洋曾经隔绝人们的往来,那时住在孤岛上的居民由于无法吸收其它民族的发展成果,而在人类历史上落伍的例子是不少见的。即便在美洲大陆,印地安人的落伍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旧大陆隔绝直接相关。恩格斯指出,印地安人落伍是因为那里缺乏适合驯养的动物和适合种植的植物。恩格斯指出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他作的既定条件略去了,那就是两个大陆彼此隔绝,无法从旧大陆引入这些动物和植物.无法吸收大量的发展成果。在人们能够航海以后,海洋又成了交通的便利条件。西欧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是那里有方便的海运。日本现代经济主要建立在对外贸易的基础之上,大量吞吐货物,如果它是个内陆国家,就无法做到这一点。当然海运需要技术条件,但有了技术条件,不靠近海洋也不会有海运,而且海运技术是从海运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没有海运实践,也不会有海运技术。海洋和技术的发展、经济的发展,都是发展海运的必要条件,缺一不可。我们且不可只看到技术和经济条件,而忽视自然条件。埃及和两河流域是古代文明发达最早的地方,但到了中世纪。那里并没有什么辉煌的成就,而远远落后于文明产生较晚的中国。这种情况之所以发生,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地理位置不能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那里的发达农业区面积较小,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周围存在许多落后民族,距离不远、交通方便,经常遭受袭扰。自从古代希腊兴起以后,这两个地区大部分时间处在外族奴役之下。那里的财富遭到掠夺、文明的成果经常遭到破坏,有时甚至是毁灭性的破坏。而中国则不同,中国除了黄河中下游有较好的农业条件以外,整个中国东部广大地区都处在季风气候之下,雨热同季,土地肥沃,动植物资源丰富。汉代以前,仅黄河淮河流域,就是一个十分广大的农业区。到了南北朝以后,长江以南得到开发,形成了更为广大的农业区。这样大的地方足以建立强大的国家,以抵抗外族的入侵和破坏。中国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尽管也经常造成局部破坏,但不可能破坏整个文明。它们大部分时间被遏制在北方,就是入主中原,也会被汉族很快同化,变为农业民族的一个组成部分。还有西部高山把中国与中亚和西亚的民族隔开,不足以形成相互威胁,使中国有比较少的外部侵扰和比较安定的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9 00:3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同一地理环境对历史的不同阶段影响不同


同一地理环境在生产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生产的作用也是很不相同的。普列汉诺夫曾经正确地指出:“社会和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出乎寻常地变化多端的。人的生产力在它的发展中每进一步,这个关系就变化一次,因此,地理环境对社会人的影响在不同的生产力发展阶段中产生着不同的效果。”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生产发展的不同阶段,所要求的自然条件是不同的。


文明初期,人们还使用石器和铜器作劳动工具,较高的生产率只有在大河两岸土质松软、气候温和,又没有森林覆盖的地方才能获得。在中国,文明首先在黄河流域发展起来。随着铁器的使用和农具的改进以及农业技术的提高,长江流域及长江以南的区域得到开发。那里的农业很快超过了北方的黄河流域。中国南部的自然条件与北方不同。南部比黄河流域雨量充沛、气候炎热、草木繁盛、土质也较粘结,用铜石农具难以开垦,这是铜石时代南部落后于黄河流域的原因。但到铁器时代,用铁农具征服森林已不成问题,土质粘结坚硬也可以开垦了,那里对农业十分有利的雨热优势也就发挥出来了。  

中国封建社会的科学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但农业生产却迟迟不向工业化生产过渡,以致在近代被西方远远抛在后面。这个问题在历史学界争论不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我认为历史学界很少提及地理环境应该是其基本原因。

中国封建社会先进的科学技术所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是建立在手工劳动之上的农业,中国农业比别国发达的客观基础是优越的农业条件。但工业社会要求的自然条件与农业却很不一样。诚然,工业发展必须有农业作基础,人们必须首先能够吃饭,才能去发展工业。但工业更需要其他自然条件,如丰富优质的煤铁资源,煤矿铁矿之间的位置关系、运输条件以及其他矿藏、水流资源。对萌芽时代的工业来说,中国的这些条件并不优越。中国封建社会的冶铁技术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但铁产量却不高,更不要说人均产量了。有人把中国明代的铁产量与英国工业革命前夕的铁产量进行比较,说这两个数字几乎一样,由此认为中国之所以不能像英国那样向资本主义过渡原因在于土地制度和上层建筑。但不要忘记中国的国土面积和人口都是英国的数十倍,无论国土面积平均还是人口平均,中国明代的铁产量都远远低于英国工业革命前夕的水平。明永乐年间,全国年产铁不到两千万斤,按人口平均每人每年最多不过三两铁,而且还要向周围国家出口,又要优先满足武器生产的需要。农民得到一件铁制工具很困难,可以想像要造一件铁制工作机是多么昂贵和困难。因此,中国的老百姓历来把铁看得十分珍贵。中国建筑史上大量使用木材相扣技术,被誉为一种艺术,但这种艺术却比用铁作连接材料效率低得多。人们之所以不用铁制品作连接材料,而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做木扣,主要不是为了追求艺术,而是铁材料太贵,计算起来不如用木扣更合算。正因为效率低,这种技术才被今天的人们放弃了。


中国封建社会为什么冶铁技术先进而铁产量却不高呢?  这与中国煤铁资源的具体状况有关。这些具体状况包括铁资源储量、埋藏深浅、铁矿品位、与冶铁有关的其他元素含量;煤炭储量、埋藏深浅、能否炼焦、对炼焦技术要求高低;煤矿与铁矿的相对距离,煤矿、铁矿二者与主要经济区的距离、以及煤铁矿之间,煤铁矿与经济区之间的运输条件等等。上述情况只能放到当时所能达到的技术条件下进行考察。可惜的是中国历史学界对此并无人考察,搞经济史的也只是简单地统计矿点、铁产量等少数几项数据。考察这些情况光靠古籍记载是不够的,必须用现在的地理知识、科学知识、考古发掘材料结合历史记载去考察。据考证:中国宋代已知道用焦炭炼铁,明代也有用焦炭炼铁的证明。可是到了清代中叶,中国重要的铁产地广东佛山仍用木炭炼铁。这种现象如何解释?在英国采用焦炭炼铁以前,不得不从瑞典等国进口铁。但一旦发明焦炭炼铁技术,英国的治铁业立即出现了飞跃性的发展。木炭很快退出冶铁业,铁产量也大幅度增长。这种情况恰与中国形成鲜明对照。这种差别恐怕不能用中国人思想保守或政治黑暗来解释吧?英国高品位低杂质的铁矿和适于炼焦的煤矿聚在一处,且埋藏浅、易开采、运输方便,储量对当时的工业水平来讲又是丰富的。这是当时英国钢铁工业飞跃发展的基本前提。火药,中国人只知道用来放鞭炮,而西方人却用中国人发明的火药来打中国人。有人感叹中国人太保守了。其实,从生产火药到生产打子弹的枪有很大的距离,需要相应的工业基础,需要一系列加工钢材的设备。对于生产枪弹来说,这是比火药更复杂更难以获得的条件。思想保守只不过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一种习惯。保守思想对经济发展有阻碍作用,但这毕竟是历史唯物主义讲的反作用。更深刻的原因应该用生产的各种条件去解释。例如机器的采用是先有工作机后有动力机。如果因为铁材料太昂贵,只有木制的而无铁制的工作机,就不会提出对动力机的需要,动力机也就制造不出来。另一方面,制造动力机不仅需要更多的钢材,更需要钢铁的大量使用而形成钢铁加工技术。这都要受钢铁产量和生产成本的制约,这也不能用思想保守来解释。中国发明使用水力纺车等工具并不算晚,但却没有得到推广和进一步发展,到了清代已经被全部放弃。这其中隐藏着经济的必然性。


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上,中国煤铁资源的质量和分布,特别是铁矿石的品位和杂质含量仍是我国钢铁工业的不利条件,制约着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使我国不得不进口大量钢铁和铁矿石。为了钢铁工业的尽快发展,我国开始进口部分高质量的铁矿石,这是很可取的,至少比进口钢材有利。我国含有多种稀有元素的铁矿要发挥一矿多矿的优势,还有待于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可以预见,一矿多矿的优势一旦成为现实,目前看来质量不高不利于钢铁工业发展的铁资源,必将为我国冶金工业带来优势,成为我国经济走在世界前列的物质基础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9 00:34:03 | 显示全部楼层

五、结论


劳动创造了人类,人类物质生产的不断进步使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地发展,这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共同规律。但是,人类又是自然高度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类必须以自然作为自己的活动舞台。人们为了创造历史,首先必须吃饭穿衣,必须从自然界获得生活资料,这就需要能够提供生活资料的地理环境。人们对自然的改造必须从自然所给予的具体条件出发。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改变着自己对自然的依赖方式,但永远不会改变这种依赖本身。随着社会交流的增加,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人类社会差的作用越来越小,但这种影响却永远不会消灭。过去,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任务是探索人类历史的共同规律,其着重点是寻找各国历史的共性和共同条件,目的在于寻找共同的革命道路。我们现在比较各国历史的差异,寻找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从另一个角度研究社会,比较研究另一个问题。如果仍使用研究前一个问题的归纳方式的思路,只研究土地制度、阶级结构、统治阶级的政策以及思想、习惯等等,根本无法找到正确结论。我们应注重生产力和劳动力的研究,应把注意力的重点放在各国历史发展的不同条件上。而在各国各种不同条件中,地理环境的差异应是最基本的条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手机版|上古天真网

GMT+8, 2024-4-28 18:07 , Processed in 0.09309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